关于竹文化的历史发展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文献记载延续至今,历史没有中断,保存了各种知识,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公元9世纪,中国已用竹子造纸。欧洲直到19世纪才用竹造纸,比中国晚了1000多年。
在生活和生产方面,我们的祖先早在6 7000年前就具有相当进步的古文化。竹子已经在炊具、卧具、家庭用具、生产工具、工艺品、房屋建筑、井盐开采、水利工程、引水灌溉、交通、渔业、弓箭、火枪、火炮等众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利用。
竹子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工艺美术、宗教信仰、民俗风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宋朝诗人苏东坡在1000多年前写有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另有句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耶。”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称“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所以说“华夏竹文化,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喜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把竹当作做人的楷模。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赋予许多生物以人的灵性,“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报平安”、“青梅竹马”、“日上三竿” 等成语,都包含着与竹子有关的有趣典故。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竹文化而且形成了竹文化的精神。竹文化的精神,核心是清高脱俗、虚心坚韧、高风亮节。在新的时代,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都是竹的精神内涵。
推荐文章
-
“花海竹廊”这一独具特色的项目由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团队精心设计打造,“竹境”公司负责原竹的工艺深化和施工,它坐落于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余村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花海竹廊”的存在提供了绝佳的背景。 这个项目凭借其创新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建造工艺以及与当地环境完美融合的特色,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该项目位于村口处,是进入余村观光的必经之路。道路两侧有向日葵花海和荷花塘,景观优美。设计团队以中国传统的墨竹绘画为灵感,取竹枝轻舞之意象。 长廊形态曲折,有若风中飘舞的竹枝。竹枝环抱水塔,三个枝叉分别伸向花田、荷塘和村落,将原本平铺直叙的通过式道路转变为移步换景、步移景异的游赏式路径。 安吉盛产竹,该原竹建筑以毛竹为材料,采用单层网壳结构。由原竹直接“编织”而成的四边形网格构成复杂的空间曲面网格结构,网格的平均尺寸约为600mm见方。网格的经线在...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营业额的10%投入到原竹处理和原竹建筑技术的研发中,先后攻克了原竹防腐、防霉、防虫、防火等原竹处理难题,一举将原竹使用年限从1—2年提高到了20—30年;创新了原竹建筑连接、支撑、功能拓展等传统技术,使原竹建筑与现代建筑体系无缝融合,而且更美观、更牢固、更耐用!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了1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这些专利体现了竹境在核心技术上的深度创新和突破、在产品应用和功能优化方面的卓越能力! 竹境专利技术 本期介绍的竹境专利技术是 “一种原竹造型灯”实用新型专利 应用前景 保护创新成果:竹境公司的原竹造型灯采用天然原竹,保留了竹子的自然纹理、色泽与形态,展现出自然质朴的美感,能与各种环境相融合。并且...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尚村竹蓬乡堂 荣获 2018 WAN AWARDS/Small Spaces Category Winner 2018 WAF Shortlisted/New and Old-Completed Buildings 2018 英国Dezeen Award/ Reborn Finalist 等多项国际大奖 地理位置 尚村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自唐末各士大夫迁入以来已有千年历史,是如今皖南罕见的“十姓九祠”千年传统村落。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