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境专利技术 | “一种原竹防腐防霉处理工艺”发明专利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营业额的10%投入到原竹处理和原竹建筑技术的研发中,先后攻克了原竹防腐、防霉、防虫、防火等原竹处理难题,一举将原竹使用年限从1—2年提高到了20—30年;创新了原竹建筑连接、支撑、功能拓展等传统技术,使原竹建筑与现代建筑体系无缝融合,而且更美观、更牢固、更耐用!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了1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这些专利体现了竹境在核心技术上的深度创新和突破、在产品应用和功能优化方面的卓越能力!
竹境专利技术

从本期开始
我们将对竹境专利技术进行一一介绍
本期介绍的竹境专利技术是
“一种原竹防腐防霉处理工艺”发明专利

经过防腐防霉处理的原竹可加工成竹装饰、竹墙板、竹天花板等装饰材料,用于家庭装修、商业空间装饰等,能营造出独特的自然氛围,且不易出现发霉、腐烂等问题,提高了竹装饰材料的市场竞争力。

还可用于建造各类竹建筑,如竹屋、竹亭、竹廊等,无论是在乡村旅游景区、城市公园还是文化场馆等地都能展现独特魅力,满足人们对自然、环保建筑的需求,且由于其良好的防腐防霉性能,能确保竹建筑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结构和美观外观。

经常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竹建筑,容易受到腐蚀和霉变的影响,而经过该工艺处理的原竹能够很好地适应户外环境,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为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提供了更多优质材料选择。

竹子是一种速生、低碳、可降解的材料,竹境这项专利技术的应用使原竹能够更广泛地替代木材、塑料等传统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我国当前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的主题。

经竹境防腐防霉处理后的原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更加稳定,耐腐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减少了因腐烂、霉变等问题导致的竹材强度下降、变形等情况,保证了竹建筑、竹家具等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室内空间使用年限达30年以上,半室内空间使用年限达20年以上。

竹境研发的“一种原竹防腐防霉处理工艺”发明专利解决了原竹易腐易霉的关键问题,拓宽了原竹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竹材的附加值,从而促进竹材的采伐、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发展,带动竹农增收和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推动原竹加工和原竹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
推荐文章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竹艺间 荣获 A'DESIGN AWARD 铂金奖 该项目本着“贴近自然”的环保主义理念和“动静结合”的禅宗思想,这栋5层别墅在室内装修上采用了大量原生生态竹材。因建筑层高接近6米,单层建筑面积超过500平米,空间尺度超大,不宜居住。设计师刘赛文通过平面分隔和纵深空间上的错落布局,使原有的呆滞空旷的空间变得丰富怡人,材料上则选用原生毛竹与白水泥加麻刀抹墙,...
-
建筑场地位于安吉余村景区入口西南方向、余村花海东侧,北面为进出余村的主要道路,坐南朝北。场地原貌为草坪,北侧临路设有大型水果模型景观装置,朝西拥有以群山为背景、面向水塔和花海的良好景观视野。 考虑到场地主要地形为低山丘陵和山谷,同时场地背山方向有一排矮墙,所以从山的概念出发,茶室主空间的形态呼应场地山形,同时通过飘动的屋顶形态区分出落地围合和开放入口。展廊呼应矮墙的走势,结合景观手段打造入口空间。外观采用完全竹梢屋面覆盖,渗透出原竹结构构架,层次丰富,古朴典雅;结构采用三脚拱架单元,沿螺旋形延伸,结构逻辑清晰,节点工法可靠。 在试图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时,设计团队试着不仅仅取材于山,而更多的是以山为原型:在外观上跌宕起伏,延续山的气息和脉络;在内部配合茶室的功能,用山峦和洞穴的意象让人从身体和心理上远离城市的喧嚣,到自然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中觅得一片净土。 建筑将面向花海的部分屋顶挑高,形成二层观景平台,以打开建筑的景观视野,获得最佳的观...
-
“花海竹廊”这一独具特色的项目由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团队精心设计打造,“竹境”公司负责原竹的工艺深化和施工,它坐落于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余村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花海竹廊”的存在提供了绝佳的背景。 这个项目凭借其创新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建造工艺以及与当地环境完美融合的特色,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该项目位于村口处,是进入余村观光的必经之路。道路两侧有向日葵花海和荷花塘,景观优美。设计团队以中国传统的墨竹绘画为灵感,取竹枝轻舞之意象。 长廊形态曲折,有若风中飘舞的竹枝。竹枝环抱水塔,三个枝叉分别伸向花田、荷塘和村落,将原本平铺直叙的通过式道路转变为移步换景、步移景异的游赏式路径。 安吉盛产竹,该原竹建筑以毛竹为材料,采用单层网壳结构。由原竹直接“编织”而成的四边形网格构成复杂的空间曲面网格结构,网格的平均尺寸约为600mm见方。网格的经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