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境”亮相央视新闻!
推窗就是绿色,出门便是景观,在浙江省安吉县的美丽乡村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工作、创业的热土。年轻人在绿水青山间找到了自己的“工位”,也给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年轻人为何选择乡村,乡村又如何留住年轻人?该系列节目共五篇由央视浙江站与安吉县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篇《浙江安吉:生态赋能 乡村吸引青年来》
近日,央视蹲点报道《安吉青年入乡发展调研》在CCTV-4《中国新闻》首播,安吉竹境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一篇《浙江安吉:生态赋能 乡村吸引青年来》报道中亮相。
在报道中,我司设计部总经理李汪兢提到我们为亚运会设计了两个竹建筑元素,位于杭州奥体中心附近。取材于浙江安吉的竹林,以自然环保的材料,充分发挥亚运低碳可持续的理念。李总还说到乡村的环境比较优美,在自然的环境中工作更加轻松愉快,有利于灵感的爆发,做出的设计更加新颖美观。
作为专注于原竹产业的企业,“竹境”掌握原竹处理核心技术,坚持自主研发,掌握原竹连接、支撑、功能拓展等核心技术,赋予原竹全新的造型、美感和功能。拥有原竹防霉、防蛀发明zhuanli,大幅提升原竹耐久性能室内空间。使用年限达30年以上,半室内空间使用年限达20年以上,完全室外空间使用年限达10年以上。
为拓宽竹材利用范围、推动竹建筑的发展,我司研发了原竹装饰结构。该结构包括装饰外墙和装饰吊顶,其中装饰外墙包括龙骨和墙面,墙面包括若干根原竹,龙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主梁上,龙骨包括上龙骨和下龙骨,原竹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龙骨上。原竹装饰结构安装简单,相比其他装饰墙面,更加环保,材料和加工成本更低,通过简单牢固的方式来固定和锁紧原竹,稳定性好。
多年来“竹境”一直致力于原竹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通过与设计师合作和自主设计,近年来已完成三百余个原竹建筑作品。“竹境”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核心技术、项目案例、产品荣誉在原竹建筑行业遥遥领先,是中国原竹建筑行业领军企业!未来“竹境”将继续为原竹建筑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竹建筑,为中国竹产业的绿色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推荐文章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生物自组织花园 荣获 2024年首尔国际花园展银奖 “生物自组织花园”竹构由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系教师沈实现团队设计,竹结构部分由竹境公司进行深化和施工完成。作品入选首尔市政府组织的2024首尔国际花园展,并在汉江公园落地建成。 首尔国际花园展旨在营造一个适合所有年龄段、所有生物的“全体花园”, 并呈现“自然的韧性”,进而打造花园...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营业额的10%投入到原竹处理和原竹建筑技术的研发中,先后攻克了原竹防腐、防霉、防虫、防火等原竹处理难题,一举将原竹使用年限从1—2年提高到了20—30年;创新了原竹建筑连接、支撑、功能拓展等传统技术,使原竹建筑与现代建筑体系无缝融合,而且更美观、更牢固、更耐用!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了1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这些专利体现了竹境在核心技术上的深度创新和突破、在产品应用和功能优化方面的卓越能力! 竹境专利技术 本期介绍的竹境专利技术是 “一种粗细竹材直角连接件”实用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粗细竹材直角连接件,包括内连接件与外连接件,所述的内连接件外设有外连接件,外连接件与内连接件的两端通过螺栓配合...
-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竹界 荣获 2024烟雨徽州中国(黄山)乡村生活美学设计公开赛银奖 竹界竹建筑位于黄山区新华乡沧溪村的一片空地上,四面环山且地势较高,视野宽阔,观景位置绝佳。但近旁边多为废弃的居民楼,建筑原始破败,是以白墙青瓦为特征的山村。其附近交通欠缺,仅有一条马路。基础设施配套落后,需进行一定的完善。 本设计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将圆竹与混凝土相结合打造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