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竹产业拔节向上
大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清风吹拂乌蒙山,坡行至密林深处,一根根竹子挺拔而生,竹身清瘦,竹节鼓突。日照少、湿度大,独特的气候孕育了西南地区特有的植物——筇竹。
把科学技术‘种’在竹林中
让农户边种边学
2018年,外出务工的罗坤恒回乡种起几百亩竹林,采笋、卖竹,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管护砍小留大,竹子才能长得好!”罗坤恒说。轻抚根根翠竹,见证大关县发展的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董文渊说:“乡村要发展特色产业,需要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科技研发。”
1993年,董文渊被西南林业大学(原西南林学院)选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通过调研,他发现当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但依山势而生的天然筇竹笋已经通过广交会远销海外,售价还不低。“曾经,因为掠夺式采笋,天然的竹子长得又瘦又小,这样下去竹林资源很快就会枯竭。”董文渊回忆,当地也缺少针对筇竹生长的基础性研究。“竹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当时还没研究清楚。”董文渊说。
随后的几年中,董文渊团队开始在大关县进行竹林生态修复,并研究攻克了关键技术——人工繁殖筇竹。依托资源禀赋和技术推广,2017年,大关县将筇竹产业定位为“一县一品”特色产业,着力在适合推广的地区发展种植。“一根筇竹约50天长成,一片竹林的生长周期为70年至100年,村里人可以采笋、卖竹子,还可以发展林下养殖。”看着细沙村的筇竹林,董文渊说。目前,大关县种植筇竹共100余万亩,带动全县72.5%的农村人口持续增收。
种下竹,也要学会管好竹。回乡种竹子,罗坤恒是“门外汉”。不过,他有学习的课堂,那就是董文渊团队设在细沙村的筇竹种植基地。2024年采笋季刚过,开在基地里的筇竹抚育培训课上,董文渊身边站了一圈面庞黝黑、身背采笋包的农户。“竹子生长就像一家人,采小笋留大笋,家里的‘劳动力’才更壮实,竹林才能越长越好。”董文渊通俗易懂的比喻,让罗坤恒等农户很快接受了新知识。“董教授的团队总结了‘四砍四留’口诀,管好竹子简单喽。”罗坤恒说,学到实用新技术后,自家竹林产的笋更嫩,长成的竹子又高又结实,去年一根好竹子能卖到14元。听说自己的学生“出师”了,董文渊很欣慰:“把科学技术‘种’在竹林中,让农户边种边学,才能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实现科技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筇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发挥好竹林的经济价值
筇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发挥好竹林的经济价值?大关的答案是延链补链,打造品牌。一斤鲜竹笋6元,一根成竹10多元,一件筇竹家具上千元。在木杆镇银吉村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筇竹制作的圈椅造型简约、线条流畅,突出的竹节增添了清新文雅之气。董事长欧贤芹2018年返乡创业,将公司从加工竹产品的小作坊做成了去年产值达1670万元的竹材加工企业。“这里的原材料丰富,依托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我们在产品设计上突出筇竹的美,做成花架、茶桌等传统家具和竹杖、毛笔等工艺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欧贤芹介绍。
从竹笋初加工到竹家具生产,从认证绿色食品品牌到筇竹工艺品热销,大关县的筇竹产业实现了全链条式发展,也给村民带来更多增收机会。2023年,大关县竹产业综合产值达20.8亿元,因竹产业发展而受益的群众超过17万人。回县城的路上,坡面上的竹林正生机勃勃,孕育着山里人的希望。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及时提质增效;以产业融合为方向,努力打响品牌;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科技让竹产业“拔节向上”,当地正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
推荐文章
-
竹子的形态、生长速度和易护理性,让它成为绝佳建材。而且,它的用途多样,简直是建筑界的百变战士!让我们来看看竹子在建筑中的几种应用吧! 结构系统:竹子强韧无比!竹子的抗压强度堪比混凝土,抗拉强度能与钢筋匹敌!所以,竹材料广泛应用于屋顶、梁、柱、桁架等建筑构件中。多样的组装方式和自由曲面,为创造独一无二的结构系统提供了无限可能! 涂料、板材和隔断:竹子还可以用作室内外的板材和隔断。自然状态下或经过切割、层压、编织等处理后,竹材料展现出不同的图案和纹理,为开放空间提供隐私保护,还能阻挡直射阳光,给空间带来独特的遮阳效果。 装饰:在小型物件上,竹子可以用来打造家具,比如长椅和台灯,还能用于其他装饰物。简单的竹子,也能为空间增添一份自然的清新气息。 自然形态:就连竹子的自然状态,也可以直接种植在地面,围合出一个独立的空间。它的高度为你提供私密空间,同时灵活的形态也为空间创造了丰富的场景变化。...
-
在如今全球环境窘境的背景下,可持续建筑的概念慢慢获得重视。竹结构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别,因为独特的材料特性和环保优势,慢慢表明出其优势。下边,我们将详细分析竹结构建筑的可持续性,包括其生态优势、建筑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意义。 一、竹子的生态优势 1.当然生长和快速更新竹子是世界生长较快的植物之一,有些类型的竹子在生长时节能够达到每日1米生长速率。竹子通常只必须3到7年的时间去改进,而作为一种木料,它往往需要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时间去得到可用的树木。这类迅速生长促进竹子成为一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其生态影响远低于传统木料。 2.碳吸收与减排竹子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在生长环节中释放氧气。研究表明,竹子的碳摄取量是同一地区树木两倍。这一特性使竹结构建筑变成减轻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竹材的使用能够减少对石油和建筑材料的协助,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出。 二、施工技术与设计理念 1.古典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竹结构建筑设计既注重传统工艺,又融入现代建筑技术。这类...
-
现在好多人都在提倡低碳,提倡自然。不光光在是饮食用度上面要提倡低碳,就连家居住宅方面也可以!当城市的建筑正陷入“钢铁侠”式的千篇一律之时,建筑师利用竹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和表情,成为了钢筋水泥的森林,玻璃幕墙的秀场,功能至上的设计。竹材用于现代住宅建筑,从地基到框架结构,从框架系统到屋面桁架,从地板到家具再到外部覆层和室内装修及橱柜,每到一处,竹材都置身其中。竹材加工处理技术还可以将竹子加工成墙板、梁、柱、楼板、屋架等各种结构构件。 竹建筑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竹子,经过工匠的精细搭建和工艺实现,赋予了竹建筑盎然的外观,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那决定竹建筑实用性的因素有哪些? 一、燃烧发出响声: 一些见过竹子燃烧或处理过竹制品的人可能知道,竹子在燃烧时会发出“噼啪”的响声,像爆竹一样,怪吓人的。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竹节中的空气在受热时剧烈膨胀,因此在燃烧竹子时需要注意,因为溅出的火星或碎竹能伤人。 二、抗击气候变暖: 与树木相比,竹子生长迅速,吸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