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境获奖案例 | 雲在亭荣获“WAF世界建筑节”工程设计奖等多项荣誉

发布于: 2025-05-13 16:37
阅读: 8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雲在亭

荣获

“WAF世界建筑节”工程设计奖

2018首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特别贡献奖

 

雲在亭位于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的一片小树林中,是2018首届北林国际花园节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知名建筑师宋晔皓,设计一座以园艺为主题,以原竹为材料的中心展示花园,面积120m²左右的竹构。用于建造节期间的信息发布,活动结束后将为师生们日常休闲、小型聚会等提供一处灵活的户外场所。

 

基地北侧和西侧面向校园道路,被树林、广场灌木、纪念石刻、休闲座椅环绕形成螺旋形广场,信息亭位于广场中心。

 

 

▶柔韧耐弯—竹材的优势特性

 

相对宽松的周边条件给云在亭提供了很大灵活性,促使设计团队从竹材自身的特性开始考虑。竹材作为植物中最适合用于结构的材料之一,与木材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原竹的抗弯性能和抗拉性能优异,且易弯曲加工,通过与现代竹构工艺的结合,便于在工厂甚至现场进行可控的定型加工,并且定型干燥后放置室外不易变形。

 

灵活的设计条件,加上竹材适宜弯曲加工的特性,提供了一种自由、轻松同时又具有张力的形态设计的可能性,与校园环境和花园节的氛围契合。

 

 

风起云扬—逆向生成设计

 

大风起兮云飞扬,竹亭取风起云扬之意,将原竹建构与现代建筑技术结合,尝试先有概念方案,再利用数字化工具逆向生成结构整体及指导施工的设计方法。

 

与传统的小模型推敲放样相比,一方面,数字化设计可以贯穿方案到施工落地的整个过程,利用竹材在工厂内的可控预制弯曲定型,到现场进行装配搭建,最终相对准确的实现方案落地;另一方面,经过数学逻辑控制生成的曲面及关键竹梁结构曲线,可以更加符合结构受力和建造规律。

 

 

竹亭结合校园主要道路的朝向以及树木、绿篱和纪念石的位置,设计了多处高高低低的曲线形开口,方便人从各个方向自由穿越,原有的部分绿篱保留延续到亭内,顶部升高束起设为圆形采光口,将风、阳光和绿植引入内部,打破遮棚的沉闷感,形成了云卷飞扬的概念方案。

 

 

概念方案引入数字模型,与结构工程师及竹构厂家竹境进行建造逻辑梳理后,分步生成关键构件。首先,确定基本曲线的定位和形态,包括各个方向的开口以及顶部的圆洞,据此生成曲面屋顶和中心圆锥筒。

 

 

然后,根据经验估算的梁间距,从曲面生成提取所有曲梁,并在曲梁上方附加一层菱形交叉的竹篾网格,将整个屋面结构连成一体。最后,兼顾防雨与采光的需求,采用两种适用于曲屋面的材料,竹瓦和有机玻璃板,进行曲面定位。

 

 

▶榫连卯合—结构分析与构造落实

 

原竹结构的历史由来已久,尤其在盛产竹材的南方,多用于房屋、桥梁等。虽没有明确的结构计算,但是经“竹境”公司和结构工程师的经验估算,依然可以满足建造需求。本次竹亭方案的形体尺寸、结构形式以及构造节点,均与“竹境”、和结构工程师共同推敲完成。

 

 

经过数字设计工具提取的竹梁在工厂内预制加工编号,再到现场搭接。竹梁落地处利用金属连接件与现浇混凝土条基础固定,不同方向的竹梁采取通用的传统竹构交接。

 

屋面兼顾防雨遮阳和引入阳光的需求,考虑到局部曲形屋面的近人感受,采用了竹瓦和有机玻璃板,竹瓦下方覆盖防水卷材及苇席。中心圆锥筒既作为结构支持,又结合日光和照明,为竹亭夜间使用提供灯光。场地采用,由内而外找坡,外侧局部设卵石渗水坑,避免竹梁基础落地部位积水等等。

 

 

原竹工艺与现代工具技术结合的过程中,各种材料和节点的选择也保留了一定的容错度,这与现精准的装配式钢、木结构有所不同,原竹的工厂加工允许一定误差,在现场通过竹篾、竹瓦等进行灵活调整,依然保存了传统的手工艺特征。

 

通过竹亭的建构逻辑梳理,我们期待不仅仅设计了这一片云,更是与竹构厂家共同尝试了一种适应当下条件的可操作类型方案,风起云动,结合不同的场地条件,灵活进行复制变化应用。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雲在亭——北京林业大学花园节信息亭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SUP素朴建筑工作室
设计团队:宋晔皓、陈晓娟、孙菁芬、解丹、刘梦嘉、褚英男、于昊惟、师劭航
项目地址:北京林业大学
建筑面积:120㎡
原竹工艺深化和施工:安吉竹境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5-21
    vch13493303
    从珠江新城,广州的CBD出发,车程50分钟,到达从化,太平,红石村。村道的尽头,隐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山水:沙溪水库。这里是北回归线上一颗明珠。郁郁葱葱万亩山林围绕着一湖清泉,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坐落其中。     大地艺术园的公路桥跨越湿地花海区。两座巨大的混凝土桥墩粗野地立在峡谷湿地上,与大地景观格格不入。昊源集团设计中心尝试将桥的外观加以改造,和湿地景观能和谐共存。竹构筑物的形态概念来自湿地蜿蜒的溪流,柔美的花海。两道优雅的曲线改变了桥体原来呆板的天际线,成为湿地的一道风景线。     桥体长度近100米,宽度达10米,需要通行大型货车,消防车等高度较大车辆,对竹构筑物的净高有硬性需求,给设计带来局限。曲线的空间定位兼顾了通行需求与外观美感,在不同的主要视点进行视觉效果推敲,最终确定构筑的形态。     竹构造物的骨架采用钢结构,以解决较大的跨度需要。外观需要用自然生长的材料,和自然山水融合。竹子质量轻,强大的抗压,抗弯性能,成为首选。钢结构骨架用原竹和麻绳绑扎包裹,彰显一种力...
  • 2025-05-21
    vch13493303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缙云县章村小学校门 荣获 2021-2022GHDA环球人居设计大奖银奖       项目位于浙江省缙云县,设计师高威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始终坚信为客户订制小而美的空间具有无限可能和巨大价值。其团队受委托接受该项目后,首要明确了三个核心命题,即建造「属于孩子的校门」、「属于章村小学的校门」和「属于章村本村的校门」。     基于对当地特色的思考,设计师与我们“竹境”开始对接...
  • 2025-05-13
    vch13493303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营业额的10%投入到原竹处理和原竹建筑技术的研发中,先后攻克了原竹防腐、防霉、防虫、防火等原竹处理难题,一举将原竹使用年限从1—2年提高到了20—30年;创新了原竹建筑连接、支撑、功能拓展等传统技术,使原竹建筑与现代建筑体系无缝融合,而且更美观、更牢固、更耐用!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了1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这些专利体现了竹境在核心技术上的深度创新和突破、在产品应用和功能优化方面的卓越能力!   竹境专利技术   本期介绍的竹境专利技术是 “一种用于竹材连接的预制组件”实用新型专利     应用前景   竹子是速生、低碳、可降解材料,使用预制组件能减少对木材等传统材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