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建筑 结竹为轩 竹境施工

发布于: 2025-06-06 10:14
阅读: 16

结竹为轩项目位于浙江省安吉县的竹博园景区内,由东南大学设计团队精心打造,基于“竹建构的无限创造”大赛主题,选定安吉竹博园原有的舞台场地,将不再使用的演歌台改造再利用,使之成为公共表演集会空间,探索现代竹构在结构可能性方面的未知边界。

 

 

项目的基地内原有1.2米高的混凝土舞台基础,舞台基础的南面是一片开阔的草坪,可容纳大量的观演人流。因此,竹构舞台的设计就在已有基础之上展开,面向南面的开阔场地,如此一来,升起的舞台基础通过一个使人离开原始自然地面的上升动作,界定了一种新的秩序,让自然的方向感和深度被身体感知,产生一种新的意义。

 

 

舞台的壳体仅以四个点触地,将竹的结构跨度表现到极致。舞台各功能落在不同高差所划分的区域,相互连通又有所区分,使不同性质的空间与功能相对应。方案中高大明亮的空间被作为前台区,而低矮的空间则作为后场区。

 

整体结构在平面上分别由椭圆和半圆弧构成,遵循严密的几何逻辑,椭圆的短轴与圆的半径一致、相交点切线完全相同,使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立面形式同样以几何方式推敲成型,顶部曲线与地面弧线逻辑相统一,使之具有纯粹的几何美感。

 

 

竹壳体优美的曲面有赖于每一根精确弯曲的原竹。在对最主要的两类杆件(曲面的边缘杆件以及作为主结构的竹杆件)进行放样的过程中,设计团队根据图纸和电子模型量取曲线上控制点,在竹境工匠师傅指导下用“竹弯尺”画出优美平滑的曲线。

 

 

从技术的角度,在权衡了竹材力学特性的优劣之后,通过引入编织骨架,使得结构的刚度大大增加。通过轻重对比、化整为零的结构策略,使整体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和合理,降低了发生局部破坏的可能。此外,借助了实体建模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结构进行验证,并依据分析结果反推,对局部的构造节点进行了强化。

 

 

从建造的角度,在充分理解当地竹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尝试与低技术、低成本的乡村工艺进行互动。舞台的基础和屋面的一系列细部做法是当地竹建造施工中未曾出现过的,但它们并未脱离当地建造文化的给定背景,通过模型的沟通,当地施工团队很快理解了这些做法并提出相应的工法改进。

 

 

竹境的工匠在施工现场对杆件进行放样,将竹材热弯成近似的曲线。根据拱顶的高度以及落地点偏移的方向来判断壳体边缘的拉压状态,调整竹拱的长度,借助竹子的弹性调整其拉压受力状态,而后完成钢管与地面基座的焊接。尽管没有数控建造的工具,竹境的工匠师傅却凭借娴熟的技艺,充分利用竹的柔韧性制造出在地的工具,完成了如图纸般精确的曲线放样和曲面建造。

 

 

作为一种对竹构轻盈化策略的探索,结竹为轩项目结合可持续的“轻”的建造和当地工艺,激活了现有场所,并藉由一个小的实践项目对建筑学的基本问题作出回应,在结构形式、建筑空间和材料性之间产生平衡。项目成功搭建,不仅为安吉当地提供了一个舞台,而且探索了竹构轻盈化的结构策略与形态美学,显示出运用原竹材料对空间跨越形式和尺度的极致推进。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结竹为轩

地理位置:浙江•安吉

设计单位:东南大学

指导老师:王逸凡(带队教师)、相南(校友导师)、蒋洒洒(助教)

参赛学生:李凌娜,黄玥,宴星,李翔宇,姜雨,欣奇拉,刘轩轩,金润宇,郭又溍,马筱蕾,张煜童,李潍宇

施工单位:安吉竹境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7-09
    vch13493303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生物自组织花园 荣获 2024年首尔国际花园展银奖     “生物自组织花园”竹构由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系教师沈实现团队设计,竹结构部分由竹境公司进行深化和施工完成。作品入选首尔市政府组织的2024首尔国际花园展,并在汉江公园落地建成。     首尔国际花园展旨在营造一个适合所有年龄段、所有生物的“全体花园”, 并呈现“自然的韧性”,进而打造花园...
  • 2025-07-09
    vch13493303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营业额的10%投入到原竹处理和原竹建筑技术的研发中,先后攻克了原竹防腐、防霉、防虫、防火等原竹处理难题,一举将原竹使用年限从1—2年提高到了20—30年;创新了原竹建筑连接、支撑、功能拓展等传统技术,使原竹建筑与现代建筑体系无缝融合,而且更美观、更牢固、更耐用!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了18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这些专利体现了竹境在核心技术上的深度创新和突破、在产品应用和功能优化方面的卓越能力!   竹境专利技术   本期介绍的竹境专利技术是 “一种粗细竹材直角连接件”实用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粗细竹材直角连接件,包括内连接件与外连接件,所述的内连接件外设有外连接件,外连接件与内连接件的两端通过螺栓配合...
  • 2025-07-09
    vch13493303
    竹境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湖州市最具创新活力型小微企业,更于2022年获评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是原竹建筑行业唯一入选企业。竹境高度重视原竹建筑的设计,通过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和自主设计、通过举办“全国高校竹建筑设计建造大赛”等竹文化活动对传统原竹建筑进行创新,使现代原竹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获得近20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极大的推动了原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竹境获奖项目   本期介绍的获奖项目 竹界 荣获 2024烟雨徽州中国(黄山)乡村生活美学设计公开赛银奖     竹界竹建筑位于黄山区新华乡沧溪村的一片空地上,四面环山且地势较高,视野宽阔,观景位置绝佳。但近旁边多为废弃的居民楼,建筑原始破败,是以白墙青瓦为特征的山村。其附近交通欠缺,仅有一条马路。基础设施配套落后,需进行一定的完善。     本设计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将圆竹与混凝土相结合打造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建筑的...
  • 返回顶部